美股新股解读核心业务增长失速机械臂的产业东风还能否拯救(INLFUS)因立夫?

2025-03-27

  通过招股说明书不难发现,因立夫的毛利率呈下滑趋势★★★。2022、2023年,因立夫的毛利率分别为34.48%★★、32★★★.98%,至2024年上半年,因立夫毛利率毛利率为25.45%★★★,同比下滑近6个百分点。

  而从产业层面来看★★★,当前整个机械臂行业处于竞争持续加剧的阶段★★。虽然机械臂市场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发展★★★,但其实机械臂市场相当分散,市场参与者大约有数千个之多,这也意味着因立夫身处于着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★★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★★★,在2020至2021年间,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招工难,因此自动化生产于市场中加速渗透★★,特别是在制造业中★★★,这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对机械臂的需求,因此中国机械臂市场在这两年中保持了高增长态势,且这一趋势仍将延续★★★。

  而从业绩来看★★,因立夫2022★、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665.23万美元、1261.09万美元,增速高达89★★.6%,期内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53.76万美元、135★★.25万美元,增速高达151.6%。进入2024年上半年,因立夫收入增长39.67%至673.57万美元,但净利润却下滑28★★★.33%至39万美元★。

  而2024年上半年因立夫净利润下滑28★★★.33%至39万美元主要是因为期内毛利率从31★★★.27%下降至25.45%,再加上总营业费用大增65★.85%★,费用增速高于收入增速,双重压力导致利润释放受阻★★,从而进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。

  基于此产业趋势★★,机器人板块在资本市场中获追捧★★。据wind机器人指数显示★,该板块自9月以来最大涨幅超80%,其中诞生了埃夫特-U(688165.SH)★、柯力传感(603662.SH)等大牛股★★。

  显然,2023年因立夫业绩的快速增长与其中一个客户的需求大幅增长有关★★,但至2024年上半年★,因立夫客户集中度再度大幅飙升核心业务增长却失速,这说明因立夫在开拓新客户方面或许已有一定难度。而在客户集中度大幅提升后,若大客户需求下滑或公司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,因立夫的业务经营或将遭受明显影响★★★。

  据招股书显示,2022、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,因立夫的产品分别销往101家、117家★★、96家客户。随着客户数量的增长,因立夫的业绩也实现了持续性的快速增长,2023的收入增长89.6%至1261.09万美元,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长增长39.67%至673★★.57万美元。

  机械臂(也称为★“笛卡尔机器人”)是工业应用中最为常见的机器人类型之一,常用于注塑机和计算机数控机床(简称★★★“CNC机床”)。机械臂属于工业机器人范畴★★,主要分为三大类★★:三轴机械臂★★★、五轴机械臂以及多头式机械臂。

  若仔细梳理不难发现★★,其实市场炒作的并非仅有人形机器人★★★,由此延伸出的四足机械狗、工业机械臂等分支亦获市场重点关注。在这样的市场情绪之下,来自福建泉州的机械臂生产商因立夫加速了其赴美上市征程★★。

  若结合各业务收入端的表现便可发行其中猫腻。数据显示★,在2024年上半年中,因立夫的机械臂安装及保养服务的收入增速仅6★★.82%,较2023年全年58★★.8%的增速明显★★★“降温★★★”★★★,但配件销售★★、原材料及边角料销售的收入增速分别高达146★★.4%、96.21%,呈现了爆发增长的态势★。

  事实上,因立夫虽然受益于机械臂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★★,但其面临的潜在经营挑战并不在少数★,而2024年上半年的增收不增利仅是其中一环而已★★。

  随着以Figure、Agility、智元、宇树、乐聚等为代表的全球优秀机器人主机厂商开始陆续出货,2024年已被确立为人形机器人★★“商业化元年”。据中信证券整理统计,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数量将达到2000台以上,预计2025年将达到1-2万台。

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,随着政府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下业(如汽车业、电子业和医疗业)需求的不断增长★★,中国机械臂的销量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★★★,到2027年将达到约23★★.03万台,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增速为19.7%★;同时,国内机械臂的销售额将在2027年达到约10.61亿美元,2022至2027年的复合增速约为16★★★.5%。

  市场不禁好奇★★,因立夫为何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?其又能否借助机器人板块的热度进行一波炒作★★★?透过公司的招股说明书,或可找到答案★。

 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★,因立夫在5月21日首次向SEC递交公开版的招股说明书后,已于12月10日第五次对招股书进行了更新★★,可见其动作的迅速。

  基于上述判断,核心业务机械臂安装及保养服务能否重回快速增长便显得尤为重要★,若该业务增长继续失速甚至下滑,或会对因立夫整体的盈利水平造成进一步的影响。

  因立夫便是机械臂产业快速发展的受益者之一★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因立夫的国内运营实体为伊瓦特机器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,而伊瓦特成立于2016年9月28日,这就意味着因立夫事实上已在机械臂市场深耕超8年之久,其从事注塑机专用机械臂的研发、制造和销售,在为机械臂提供安装、保养服务的同时★★,也销售机械臂配件和原材料★★。其中★,机械臂的安装及保养服务是因立夫的核心业务★,2023年该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7.83%。

  综合来看,机械臂市场的快速发展仍充满机会,但竞争的持续加剧同样带来了新挑战,因立夫在经过2023年的快速发展之后★★★,其2024年上半年核心业务增长已明显失速且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承压。若未来因立夫不能拿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,那因立夫飞速发展的高光时刻或难以重现。

  据最新版招股书显示★,因立夫申请以★“INLF★★”为代码在纳斯达克上市★★,其将在此次IPO中发行200万股普通股,每股发行价4-6美元,至多募集1200万美元资金。若超额配授权未获行使★★,因立夫发行200万股普通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4.03%★★★,这就意味着因立夫的IPO估值为5702万美元-8553万美元。

  详细来看,2023年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因为机械臂安装及保养服务、原材料及边角材料销售两大业务的毛利率均降低。进入2024年上半年,虽然机械臂安装及保养服务的毛利率同比提升,但配件销售、原材料及边角料销售的毛利率却明显下滑★★,特别是配件毛利率下滑幅度接近50%。

  机械臂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★,早在2016年时,为贯彻落实《中国制造2025》★,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发展改革委★★、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,要求到2020年要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,且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要达到10万台。

  不难看出★,在核心业务机械臂安装及保养服务发展放缓之际,因立夫通过“以价换量”的方式实现了配件销售★、原材料及边角料销售两大业务的爆发式成长★,这虽然能让公司整体营收增长不失速,但却导致了期内毛利率明显下滑,影响了公司盈利水平。

  在政策的支持以及制造业降本增效的需求之下★★,我国机械臂市场迎来快速发展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现实,从2017至2022年★★,我国机械臂的销量从约3.57万台增加到9.38万台,年复合增速为21.3%;同期内我国机械臂销售额从约2.2亿美元增长到4.9亿美元,年复合增速17.6%。

  此外★★,客户集中度大幅提升也是因立夫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。据招股书显示★★★,在2022年中★,因立夫没有收入占比超过10%的客户,至2023年时★,其中一个客户占因立夫总收入的比例飙升至22★★★.68%,至2024年上半年★★,因立夫来自两个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4.83%、12.05%,合计高达46.88%。

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,若按收入计算★★★,2022年我国机械臂市场的前10家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为28%。因立夫虽然是福建省最大的机械臂制造商之一,但在全国范围内★★★,其2022年的收入排名第10位★,市场份额仅1.4%。可见因立夫面临着多大的竞争压力。